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啊?br>
揣着粮票游长江
一位教员回忆:60年代一个暑假坐上了从成都到重庆的火车。身上揣着的主要财富是粮票。上路没有粮票是不行的;光有钱,买不到食物。多收一些钱以代替粮票叫“议价粮”。无价的粮票,实际上成了有价的证券。用了粮票十余斤吧,换了一条大床凉席。
第二天,轮船在193公里长的三峡中穿行。船过葛洲坝,很快到了宜昌。上了岸,街边有卖粥的,要一毛钱一碗,给粮票也要六分钱一碗。想起一年前在重庆的饭店里吃粥,只要二分钱一碗,每碗粥半两粮票。
斤斤计较着粮票
作家马波(杨沫的儿子)回忆:1961年初,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连糖块都很少。往日没人买的糠萝卜、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全都消失。以前堆积如山的大白菜,这年按本定量供应,每户只卖几棵,烂菜帮子都有人抢着捡。每人凭本一个月能买2两白糖。猪肉、盐、淀粉、肥皂、芝麻酱、粉丝……全要购货本,限量供应。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
全靠每天一斤粮食,缺菜少油更无肉,三顿饭到底怎么分配吃最不饿?
每人都饿得眼冒金星,粮票等于是生命票,人人都小心翼翼地保存。没粮票寸步难行,到哪儿吃饭都要交粮票成为全国通行的规矩。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粮票的价值,丢1斤粮票可比丢10块钱还糟糕!在大街上若乞讨钱,或许能要到1毛甚至1块;若乞讨粮票,却不会有人给你1两!
每月学校退还马波6斤粮票,要给家里4斤,剩下的2斤,马波就上饭馆吃了。学校旁边有个小饭馆,马波常到那儿吃烫饭,连水带饭,又有点菜,热爱解馋。这饭馆里还有1两粮票、5分钱的糖火烧(其实是糖精做的)。马波刚开始很不好意思上饭馆,觉得这有点资产阶级腐化,可肚皮饿得打鼓,小饭馆门口飘来的饭香味儿,太有磁力,引诱得马波一有粮票就下饭馆腐化。小饭馆里,有穿得很破很脏的人,舔人家吃完了的身子或碗。尽管人们吃得都很干净,也总会剩下一粒米、一口汤或是一点剩菜汗。待这人刚离开座位,舔盘子的就扑过去,拿起碗,用舌头一下一下给舔干净。还把桌子上撒的饭渣,从人嘴里吐出的嚼不动的肉皮,全捡起来吃掉。
为了解决吃的问题,人们挖空心思。捋榆叶、挖野菜、捞水草、抓麻雀、养免子(因免子繁殖快,只吃草)。据说一只免子可以换一辆自行车。当时报纸上广泛宣传吃“代用食品”,鼓励人们繁殖小球藻,说它可以做成人造黄豆、人造蛋白……而养小球藻只要水和阳光,非常经济合算。一时间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大大失望了,市面上根本见不到人造肉。
对付饥饿的招儿是把皮带勒到最紧的一扣儿,让胃的体积小一点。喝完粥后,也像饭馆舔盘子的一样,把碗舔得溜光。
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大量喝水,用水糊弄胃所致。
饿几天后,能狠狠地吃一顿饱饭,也算有个盼头。就怕总是半饿不饿的,永远也没吃饱饭的时候,那才绝望。有时本月的粮票都用光,就得半饥半饱地熬。只能到小饭馆花一毛钱买碗萝卜汤喝,望着周围人津津有味吃饭,无比凄凉。
父母(杨沫夫妇)为了保命,他们得经常买高价点心吃(那点心极贵,一小盒10多块钱!)尽管有高干补助,母亲还是总唠叨粮食不够吃。因为他们定量低,只有20来斤,家里客人多,有人吃饭不交粮票。事实上,父母也吃不饱。多年后,从母亲的日记中发现,当时父亲已经饿浮肿了,大腿一按一个坑。母亲也贫血,营养不良,头晕眼昏,根本写不了东西。
父母和孩子之间被粮票划出的深深界限,终生难忘。至少马家是这样。在饥饿面前,彼此斤斤计较着粮票、粮票、粮票……
一顿饭9分钱外加4两粮票
邢燕子下乡务农的50年代,实行了粮食凭票定量供应政策。从那时起,吃粮要粮票,穿衣要布票,还有肉票、糖票、棉花票,就连做衣服缝被子的棉白线也要凭本(购货本)供应,买啥都要带着票、拿着本。
1961年结婚,正赶上灾荒时期,在农村也叫“吃低指标(即人均每天八两粮,瓜菜代)。商品奇缺,生活特别艰难。结婚总要买件新衣服做些新被褥吧?这布票就成了最大的难题!那时供给农民的布票比城市居民要少,买了衣服添不了被子。全家的布票凑到一块儿,只做了一床被子、一床褥子;此外,邢燕子仅买了一件在当时不用布票的人造棉上衣。也可能出于邢燕子的身份,这事被当时的公社领导知道以后,几经周折,又通过上级特批给邢燕子一些布票,才又添了一床被子、一床褥子。当时宝坻县委的一位副书记,送给邢燕子一件凭票供应的衣服,这在当时就是很重的礼物。
txt小说上传分享
粮票实在是命根子(3)
结婚后新被子舍不得用,新衣服舍不得穿。把亲朋送来或买来的碎布头下角料,用缝纫机一块块拼接成了被面、床单、枕头。一个床单竟是百多块碎布接成的。60—70年代流行的一句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票证年代,粮食对于每个人都是最重要的。那时农民种粮却没有粮票,只能是种啥吃啥。城里人有油票;村里人吃油,只能靠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种蓖麻子、黄豆、芝麻换油吃。那些年邢燕子曾多次到县、市、省和北京开会或学习,每次外出都要带上粮票,而邢燕子又没有粮票,要从家里带上粮食,到公社的粮库去兑换成粮票,还要粗粮细粮搭配,去外地还要换成全国粮票。那时外出的补助每天仅2角钱。9分钱吃一顿饭:两个窝头4分钱,一碟咸菜2分钱,一碗稀饭3分钱,一共9分钱外加4两粮票。多年以后,邢燕子也有了天津市的户口、有了粮票,定粮是每月28斤。
攒了粮票娶美女
1976年秋何申被分配到承德地委党校当教员。办手续转粮食关系时,注意到定量由学生时的32斤,变为每月29斤。问为什么?回答说教员是脑力劳动,没资格高定量。对此,他很紧张。身强体壮,饭量颇大,每天不足一斤的定量,一顿就能吃下去。于是,赶紧给天津家中写信,请求支援粮票。
食堂管理员用十几斤粮票做诱饵,就把一个女打字员勾引上了。他很想改行当厨师。
一个男同事,人长得不咋样,个子矮,脸上还有点麻子。可他的媳妇很俊,又高、又白、大眼睛、高鼻梁,比他还小十来岁。何申问:“你咋来这艳福?”他得意地说:“全靠60斤粮票!”原来,低指标那年他从部队农场复员,手里有粮票,他给女方家里60斤粮票,事就成了。估计说的是真话。三年灾害时期,60斤粮票可是好东西呀!比后来的冰箱、彩电贵重多啦。兴许那就能救一家人的命!
插队知青的粮票
1978年冬天,叶辛在贵州乡下整整呆了10年,是个“老知青”了。从秋收开始,就要给社员分口粮。叶辛也像所有的老人和娃崽一样,分到了140斤湿谷子,还有一些巴山豆、洋芋和10来斤黄豆。这些粮食就是叶辛将在1979年赖以生存的口粮。像叶辛这么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充其量只能吃两个半月,那还得搭上巴山豆、洋芋、黄豆混着吃,可以供他吃到过春节。
那么叶辛是怎么过来的呢?上海有叶辛的家,家人将节省的粮票几乎都支援了叶辛。叶辛必须通过朋友,把上海粮票换成全国粮票,才能在贵州乡场上的粮店里买到粮食。
那年头对票证是管制的,但是在上海还是有票证市场。在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可又确实运行的票证黑市里,上海粮票是有价格的,大约1角钱1斤。而全国粮票的价格,则不会低于1角5分一斤。
上海知青们初到乡间插队,逢到赶场天,总有农民找到知青点来,从衣兜里取出3个鸡蛋,要和知青们换1斤粮票。因为农民们翻山越岭去赶场,若在墟场上吃一顿午饭要粮票;农民们没人给发粮票,他们就来找知青换。一只鸡蛋1角钱。1斤粮票竟然值3角钱!
140斤湿谷子是那年头的基本口粮,有一口人就有这一份粮。分配方式也导致了乡间农民们超生的积极性,他们时常开玩笑说,为什么不多生几个,生一个就有一个口粮呀!有个好朋友,竟然生了8个孩子,得到8份口粮。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 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 ...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