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部分(第2页)

(二)张木生与《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

遇罗克阐述的,是人的政治权利的平等,而张木生关注的,是“体制”,二者都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中最要害、最敏感的问题,也就同样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不过,张木生并未遭到遇罗克那样的厄运,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出身有关系。

在第八章,我们专门阐述过“###”前下乡知青中那些高干子弟的某些特点,张木生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成员。无论他在校时的表现,下乡后的经历,还是“###”中的实践,在他那个时代知青中的干部子弟中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不惮篇幅,在这里详细地叙述他的经历。 。。

先驱者(4)

他原是人民大学附中学生,1964年初中毕业,1965年7月作为北京市集体组织的到外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同陈伯达之子陈小农等人一起,下乡到内蒙古临河县狼山公社。据他本人回忆本段内容,部分来自笔者1994年春节与张木生的谈话,部分摘自吴思的《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张木生认为吴思这部书的记述大体属实。,作为高干子弟,他们当时已大体得知毛泽东与王海容、毛远新关于教育革命谈话的一些内容。毛泽东对王海容说那个上课睡大觉、考试抄别人的学生“有出息”的话,给他的影响很大。从在校时起,他就大量阅读马列著作,课内学习倒被置于次要位置。他们一心效法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也坚信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可以改变农村面貌,这就是他们主动要求下乡落户的思想动力。

他回忆当年的生活说:“开始真是苦学苦干……下去前想的是改造自己,然后改造整个农村。吃三睡五干十四,剩下两小时抓大事,一天只睡5个钟头,苦干14个钟头,真是脱胎换骨。陈小农干活好几次累得晕过去。我倒没晕,长了一身虬虱子,还鼓吹这是革命虫。刚下乡,表个决心,就是当时写的一首诗:

耕云播雨塞疆,沙漠变成粮仓。

绿波依依草地,白云缕缕绵羊。

野坳处处绿装,层林处处果香。

任它个血汗滴滴,待它个白发苍苍。

平生志已足矣,换得人间天堂。

陈小农还批这首诗意境不够高,政治性不够强,没有‘赤遍全球是我家’的精神。”

“当民工挑泥,一担200斤左右,27天压得我拉了26天稀,膀子全压破了。海碗盛的面条一顿吃四五碗。农民呢,出工是摇,干活是聊,收工是逃。我们对他们看不惯,批评他们晚出工,早收工,不到时间就听打钟。其实农民比我们难,我们是配给,饿不着,他们没吃的。我们当时就认为农民有反动思想。农民中间尽是这样的话:‘想社会,盼社会,社会来了更受罪’。当地把社会主义叫社会。还有,‘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穿破小袄。十六七年过去了,让人咋说共产好。’”

拼着命干了一年,他们所在的大队分值更低了,几位知青大惭,发起一个救济贫困户运动,把挣来的那些钱粮都捐了出来,衣服、被子、现金、药品,能捐什么就捐什么,只留下口粮,结果“杯水车薪。再说小惠未遍,人家也不念你好。去的时候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按这里可能是回忆之误,因为这个提法是1968年底才出现的),骨子里却觉得大干一下,改变一个小队还不容易?实践证明,别说无力补天,就是补一个小队也补不好。还赤遍全球呢,连这一个队都越过越不像样。一年结束后,内心有了很多矛盾和动摇,心里打了一个大问号,只是不敢往下想”。

“###”爆发后,这几个知识青年也回到了北京,与其他一些对上山下乡怀有一腔怨愤,一心回城“造反”的知青不同,张木生等人满心里渴望的仍是进行革命实践,仍然抱有一腔热情和理想。他回到母校,却没有斗争老师的心思,而是与一些在校学生一起,组织了一个红色少年公社,想仿效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办讲习所,搞共产主义实践。至少,可以认认真真地读些书。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当时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讲习所几乎就要在湖北农安办起来了:“我们动手太晚了。1967年1月,‘红色风暴’在全国掀起,各级组织一下子瘫痪了,学校根本无法再办起来。其实,按那时的条件,早上一年,没准真能搞成。” 。 想看书来

先驱者(5)

1967年冬,张木生去了大寨,然后在北京待了一段,春天回到他插队的临河,他还想圆那个办讲习所的梦:“我仍不死心,于是又拉了一批人,有知青,也有北京的学生,觉得在城里折腾得没劲,就来了,一共有六七个人吧。我们理解毛主席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革命总是从最落后、最偏僻的地方最先燃起的,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五星公社的五家村大队,这是全县最穷的公社中最穷的大队。这次与在湖北红安那次相比,条件可差远了,我们把牲口圈什么的全利用起来。闻风而来的知青一共有三四十人。我信毛主席的话,组织起来是办成事的第一步,我们就搞大组织,这个组织不参加造反,只是想搞讲习所,想读书。大纲编出来了,课也排了,算是热闹了一阵子。”

“从春折腾到秋,足足闹了大半年,钱也没有,权也没有,知青们觉得还不如在生产队,什么名堂也闹不出来,心就冷了。我真正死了心,就在这时候。”

回到村里,他却发现了一个奇迹,与他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李秋梦,在五星公社的讲习所只待了一个月,认为没什么意思,就回生产队去了。那时各级组织都瘫痪了,没人管,李就毛遂自荐当了队长,他小打小闹地试着搞了小型的包干制,增加了各户自留地的面积,还组织了泥瓦匠、皮匠、鞋匠等等出去搞副业,还在队里办起磨坊、油坊,结果到秋天张木生回队时,队里竟增产了十几万斤粮食。

这件事对他震动很大。他开始拼命读书,读马列和毛著,也读当时的“禁书”,包括当时供内部批判用的国际共运史上的一系列灰皮书,如布哈林、考茨基、伯恩施坦等人的著作,也有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还有当时内部发行的右派言论集,等等。他与后来也到临河插队的几个同学一起,常常彻夜讨论读书心得。他说,这时他已经想到了体制问题。

在大量读书和思考的基础上,1968年秋,张木生写了一篇长达三万字的文章:《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

全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批判斯大林开始。斯大林一生的事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三位一体,集体化、工业化和肃反扩大化就是三位一体。要成为强国就必须搞重工业,搞工业化要搞原始积累,就必须剥夺农民,搞集体化。遇到任何阻力都要粉碎,于是就有了肃反扩大化。他要从肉体上消灭富农,总共60万富农,让他杀了40万,剩下的“自行消灭”,弄到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去。他做到了这一点,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可是苏联的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神墓

神墓

我的新书遮天上传了,不一样的震撼与精彩,请各位书友支持。—一个死去万载岁月的平凡青年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神墓简体版图书共14集已经全部发行,繁体版实体书共47集也已经发行完毕。神墓已改编成网游神墓OL,敬请关注...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修真世界

修真世界

两年前,僵尸面瘫男左莫被无空山掌门捡回了门派,失去记忆的他过着忙碌却充实的生活,一心想要赚晶石,一直在灵植上下苦功,终于如愿成为灵植夫,从不受待见的外门弟子跻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内门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左...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艳遇,缠绵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修真者,吸血鬼,狼人,巫师,忍者,傀儡师发达的科技,古老的修真,是否可以结合?大学的生活,让张湖畔明白了人类数万年文明沉积的伟大,开创了一条科技与修真结合的修真捷径。新书仙人俗世生活录已经上传,书号1559004,敬请关注和支持。新建QQ群4225488342256291(感谢天涯ヅ絕戀提供)新建QQ群67264427(感谢早晨起不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