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晚辈的越级指挥下做出这样的事,所以朝廷即便追究治下不严导致下属滥杀降卒的罪责,也是由晚辈一力承担,绝不会牵连到阁老你的身上。”
张大少爷这些话又当婊子又立牌坊,义正言辞而又正气凛然,把一个与部下同甘共苦、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上司演绎得淋漓尽致。听到这话,洪承畴激动得眼泪滚滚,其他的陕甘文武官员也个个暗暗点头,都对张大少爷这个年轻上司大生好感——什么叫好上司,这种不推过、不抢功的上司才是真正的好上司!孙承宗则听出张大少爷的弦外之音,老脸一红之下赶紧辩解道:“张部堂误会了,老朽也不是害怕朝廷追究老朽的牵连罪责,只是觉得洪承畴这次做得太过份,也太不人道了。”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断。有罪无罪,也有朝廷公论。”张大少爷淡淡说道:“好了。进城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话,进城以后再说。”
有了张大少爷这话,孙承宗忙领着陕甘官员恭迎张大少爷第一次进驻西安城。不过城中的情况和张大少爷想象的一样,经过饥荒洗礼与战火浩劫,现在的西安城中已经是满目疮痍,街道破破烂烂,房屋东倒西歪,不少街区干脆就是大火过后的一片焦黑,而市面上来往的除了驻扎城内的明军士卒之外,面黄肌瘦的普通百姓少得可怜,也萧条得可怕——后来张大少爷才逐渐知道,乱贼军队侵占西安之后,西安城中的人口减员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七成!看到这样的情景,张大少爷也忍不住黯然神伤,心知陕西甘肃的大部分地方,绝对比西安城中的场景还要凄凉百倍。
张大少爷的五省总督衙门还没建成,孙承宗本来想把自己侥幸没被战火过多破坏的总督衙门让出来,让张大少爷暂时居住,张大少爷却谢绝了孙承宗的好意,住进了规模小得多的西安知府衙门,也把知府公堂临时当成了五省总督公堂。匆匆安顿下来后,张大少爷换上官服到公堂上一坐,接受完下属行礼,又让亲兵给孙承宗设了座,末了这才说道:“各位大人,不管过程如何,高迎祥和罗汝才这两个陕甘最大的贼头总算是灭了,他们的帮凶走狗也全剿了,陕甘境内的乱贼虽然还多如牛毛,但势头已经大减,也不敢向前几年那么猖獗了。贼消道长,本官这次返回西安,就是要和你们一起,联手把这危害大明西北数年的陕甘贼乱彻底平定,望各位大人用心任事,群策群力,力争早日根除贼乱,上不负圣上、九千岁之托,下负黎民之望。”
“愿为部堂大人效力。”没有经过统一训练的陕甘官员回答得异常整齐响亮——因为类似的话已经快把他们的耳朵磨出老茧了。孙承宗更是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问道:“部堂大人,高迎祥与罗汝才等贼虽灭,但陕甘境内尚有神一元兄弟与不沾泥等几支大股乱贼,小股乱贼多如牛毛,具体如何根除乱贼、彻底平定贼乱,还请部堂大人示下方略。”
“自古以来平定贼乱的方略无非两个,一是剿,二是抚。”张大少爷淡淡说道:“当然了,也有人剿抚并用,或是以剿兼抚——比如童贯平方腊,或是以抚兼剿——比如张叔夜平宋江,但归根结底,还是剿抚二字,所以晚辈的平贼方略,也要围绕着这两个字展开。”说罢,张大少爷站起身来,郑重说道:“陕甘各级官员听令!”
“下官在。”众官员也站直身体答道。张大少爷沉声说道:“本官今日第一道宪令,即日起,陕甘全境所有州府,一起悬赏通缉神一元、神一魁、不沾泥、满天星、葛烧饼、左麻子、海天心与刘九思等八大贼头,举凡生擒这八大贼头或者拿到这八个贼头的人头献于官府者,那怕是这八个贼头的家眷和部属,都可获得纹银千两的奖励,并且赦免一切先前罪行,愿意为官者,可以查情任用!”
“离间?!”陕甘众官员心中一凛然,赶紧整齐答应。张大少爷又大声说道:“第二条宪令,即日起,招抚陕甘诸路乱贼,举凡乱贼头目、将领、士卒及其家眷,只要肯放下武器,一律赦免罪过,放回原籍等待赈济!但布告之中给本官写明,神一元兄弟等八大贼头、与曾经有过受抚经历又重新造反作乱的降而复反者,不接受投降,抓到一个杀一个!”
“部堂大人,曾经有过受抚经历又重新造反的降而复反者不在少数,只怕很难界定。”孙承宗好心提醒道。张大少爷微微一笑,心说你这个老顽固还真会钻牛角尖,我难道不知道降而复反者很难界定?我这是故意留出点空子给想投降的乱贼钻,还有警告准备受抚投降的乱贼士兵,这都看不出来?心里鄙夷,张大少爷嘴上则答道:“阁老,如何界定分辨降而复反的乱贼,可以慢慢商量,办法也很多,比方说鼓励乱贼降兵互相举报,但凡举报查实者,每查实一个降而复反的降兵奖励粮食十斤,这就是一个办法。”
“这不是让乱贼士兵自相残杀么?”孙承宗心里嘀咕着退下。张大少爷又大声说道:“本官第三道宪令,本官委托江南织造局采购的赈济粮食,第一批五十万石将在半月内运抵西安,届时各州各府各县严密核实受灾人口,按每人每天半斤粮食发放赈济,鼓励灾民重返家园,重拾农耕,待来年种植红薯、土豆与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
说罢,张大少爷又指着在场个个双眼放光的官员警告道:“各位同僚,赈灾粮就要到了,你们发财的机会也要到了,本官丑话说在前面,发财可以,但发给你们的粮食,起码要有一半得给本官送到难民手里!超过这个界限,休怪本官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屠刀无情!”
“什么?”满场官员大哗,说什么也没想到张大少爷竟然公开允许他们贪污赈灾粮食。孙承宗则是勃然大怒,白胡子吹起老高,愤怒吼道:“张部堂,你这话什么意思?朝廷拨银购买的赈灾粮食,应该一颗一粒不少的全部发放到灾民手里,你竟然才要求有一半发放到百姓手里?你想公开纵容下属中饱私囊么?”
“孙阁老,你老可真是越活越天真了,想要赈灾粮食一颗不少的发放到灾民手里——三皇五帝的时候恐怕都没这好事吧?”包括洪承畴在内的陕甘各级官员一起心里冷笑。张大少爷则微笑回答并反问道:“阁老误会了,晚辈不是这个意思,晚辈只是考虑到了赈灾粮秣发放期间的各种情况,这才规定了这个限制的——阁老大概没有放过赈吧?”
“老夫是没放过赈,那又怎么了?”孙承宗气呼呼的反问道。张大少爷苦笑答道:“那孙阁老一定不知道这赈灾粮食需要运抵灾区,运粮需要民夫,也需要马匹,民夫和马匹在运粮途中难道不吃粮了?人吃马嚼会有多少损耗,阁老你知道吗?还有这老鼠会偷吃,麻雀会偷吃,粮食里的水分会流失,粮袋会破损遗漏,搬运过程中会洒会漏,发放赈灾粮食的人手需要支付工钱禄米,还有各种各样数之不尽的原因会消耗粮食,能够把一半的粮食切切实实发放到灾民手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说罢,张大少爷又转向陕甘众官员微笑问道:“各位大人,你们认为本官说的,是不是实情?”
“部堂大人思虑周全,确实是这个道理。”陕甘诸官员眉开眼笑的纷纷回答,承认张大少爷说得非常有理。孙承宗则呆立半晌,最后还是无奈退下,小声嘀咕道:“就算有这些损耗,也损耗不了一半这么多吧?”
“西安府的署理知府王大人。”忽悠完了孙承宗,张大少爷忽然又指着一个官员微笑问道:“听说你昨天晚上,是在你的第三房小妾房里过的夜,是不是?”
“是……,部堂大人问卑职这干什么?”那官员呆呆的答道。张大少爷一笑,继续问道:“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你那位三夫人,昨天夜里和你在一起的时候,穿的是一双鹅黄色的绣花鞋,还有红色的鸳鸯戏水肚兜,不知道对不对?”
“哈哈哈哈哈……”在场官员全都大笑起来,那官员则满头雾水,又是疑惑又是惊讶,扭捏答道:“张部堂,你怎么在大堂上开起了玩笑?不过,部堂大人怎么对卑职的事这么清楚?”
张大少爷不答,笑了笑以后,又指着另一个官员微笑问道:“庆阳府的李府台,你离开庆阳府城到西安面见我的当天晚上,晚饭好象有十二个菜吧?那道秘方炖乳鸽听说是庆阳城德兴楼的招牌菜,独门秘方传子不传女,有滋阴补阳,清肺顺气的神效——等本官有空到庆阳府的时候,能不能也用这个菜招待一下本官?”
“能……,当然能。”那官员失魂落魄的答道。其他的陕甘官员也再也笑不出来了,个个身上冷汗直流。张大少爷笑笑,又慢条斯理的从怀里掏出一张骨制麻将,向凤翔府知府张衍熙一亮,微笑说道:“张府台,三月初三下午,你和几个朋友在自家后院打麻将,掉了一张九筒,拾到的人交给我,现在我物归原主还给你,你可收好了。”
“谢……张部堂。”张衍熙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淌,战战兢兢的从张大少爷手里接回麻将。在场的陕甘官员除孙承宗外,也是个个脸青嘴白,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同时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重大问题——眼前这个张好古张部堂,好象有一个同时管着东厂和南北镇抚司的亲爹!张大少爷又微笑着问道:“那么王大人、李府台和张府台,将来的赈灾粮食送到你们手里后,能不能保证有一半切切实实的发放到灾民手里?”
“下官等谨记部堂教诲,保证将粮食如数发放到灾民手中。”张衍熙等三个官员满头大汗的答道。张大少爷满意点头,又向众官员问道:“各位大人,那你们呢?”
“下官等谨遵部堂大人宪令,保证将至少一半的粮食发放到灾民手中!”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子少保
张大少爷的三条政令通过各级官府传遍陕甘各地州县府乡后,立时就在陕甘大地上掀起了一阵强度堪比十二级的龙卷风——毕竟大明自建国以来,张大少爷还是第一个违背常规,列出绝不接受投降的必杀名单的剿贼主帅!有幸上榜的神一元兄弟和不沾泥等八大贼头更是暴跳如雷,纷纷叫嚷着要给张大少爷一点颜色看看,让张大少爷知道马王爷到底有没有三只眼!不过话虽如此,鉴于张大少爷的政令还有无比缺德的一条,那怕是八个贼头亲兄弟亲儿子拿着他们的脑袋去交给官府献功,都可以获得赦免以及奖励,八大贼头还是难免有些嘀咕——我身边的亲信兄弟,真的靠得住么?
招抚政令具体会不会起到效果,能起到多少效果,关键还是看张大少爷能拿出多少粮食来赈济百姓,让处于饿死边缘的陕甘百姓有一口饭吃,不致饿死——这也是考验整个大明朝廷的财政力量和动员力量的关键时刻了。十分幸运的是,张大少爷有一个铁腕治国的好干爹,为了给张大少爷提供剿匪军费和赈济钱粮,魏忠贤把两年来查抄不法奸商所得的银两全部划到了张大少爷帐下,又严令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配合张大少爷行事,和张大少爷书信来往频繁、交情极深的江南大太监李实也给足了面子,指使江南各地的税监矿监全力为张大少爷收购江南百姓余粮。通过运河送到徐州,再从徐州通过陆路送到陕西发放赈灾。
五月底,第一批五十万石粮食送到西安,让张大少爷喜出望外的是,李实收购的粮食实际价格,竟然比事先估计的要低上将近一成,向李实派来的押粮太监仔细一打听,张大少爷这才明白具体原因——原来这又是张大少爷做出来的缺德事。第一件缺德事是张大少爷干掉了张家口八大蝗商,北方边境的粮食走私活动也遭到沉重打击,前些年被张家口八大蝗商通过各种渠道走私出境的粮食大量积压,供求比例有所改变,价格当然就要滑落。第二件缺德事则是张大少爷搞的什么狗薯推广种植,手里握着临清州近八成土地的张大少爷家带头大种狗薯,连年丰收,带动了整个山东都大种特种狗薯、土豆和玉米等高产植物,并且在北方普遍干旱的情况下大获丰收,也让山东成为北方近年来第一个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省份,并且还有少量粮食能够外销营利,帮助邻省渡过饥荒。有榜样在前,又有魏忠贤的铁腕推动,北方各州各府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推广高产作物种植运动,并且普遍取得丰收,虽然推广时间不长,还没彻底扭转整个北方的缺粮局面,但也大大缓解了粮荒饥荒的窘况,更减少了对江南产粮省份的粮食需求。两大客观原因放在面前,江南的粮食价格再不降就真有鬼叫了。
五十万石粮食走陆路穿过河南省。雇佣了超过十万人次的民夫,河南也是干旱的重灾区,粮荒情况仅是比陕甘稍微好上一点,民夫都是要求拿粮食支付工钱,一路上人吃马嚼再加上工钱支付,五十万石粮食运抵西安时也只剩下了四十五万石,十成中少了足足一成。不过面对如此巨大的损耗,真正知道民生艰难的魏忠贤和张大少爷父子却不仅不头疼,反而暗暗有些高兴,因为这对狼狈为奸的狗爷俩非常清楚,五万石粮食的所谓路途损耗,实际上等于是在河南变相发放了五万石粮食的赈粮(明代中晚期一石粮食约合94。4公斤),拿到粮食的十万民工和他们背后的几十万家眷,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再为无粮渡荒而发愁,既运输了粮食又稳定了河南局面,可谓一举两得。而事情也正如魏忠贤和张大少爷狗爷俩所料,第一批粮食过境的河南后,沿途经过的州府县城治安果然大为好转,同时大量的穷苦百姓也纷纷从偏远地方涌向官道,只盼着能有机会当上运粮民夫,挣些粮食回去养家糊口。不少河南贼乱的苗头也被扼杀在了萌芽中。
六月初十,在张大少爷的亲自监督下,陕西西安府率先对饥民发放赈粮,按每人四天一升米的配额发放一次性发放二十天的粮食——虽然量不是很多,但也肯定饿不死人。辰时初开始放粮时,西安城外的四十个赈粮发放点前人潮似海,排队领粮的队伍足足排出七、八里远,其场面之壮观,丝毫不亚于二十一世纪的春运排队购买火车票,逼得张大少爷不得不动用三千军队维持次序。不过还好,因为张大少爷是白给百姓粮食,善良的老百姓们也没有故意给张大少爷捣乱,整个赈粮发放过程总体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既没有百姓闹事,也没有那个官员差役敢在张大少爷的眼皮子底下大斗换小斗,贪污克扣,饥寒交迫的灾民百姓也真真切切的拿到了救命的粮食。这么一来,现场之中少不得歌功颂德之声四起,饥民百姓无不对张大少爷感恩戴德,敬若青天,惟有孙承宗万分郁闷——前些年他要是有张大少爷这么充足的军费购粮赈济百姓,陕甘局面怎么可能在他手里崩坏成这样?
“谢谢张大人。谢谢张大人。谢谢张大人。张大人,活菩萨啊。”骑着高头白马领着一大帮亲兵,不管走到那里,迎接张大少爷的都是饥民百姓类似的感激声音,张大少爷的老实师爷史可法也不断赞道:“部堂大人此举,活万民而救苍生,如此善行,旷古罕见。”而张大少爷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角色。被众人争相这么一称颂,难免就开始飘飘欲仙起来,只遗憾在场美女太少,不能让天下美女亲眼目睹潇洒英俊的自己被数万人一起顶礼膜拜的壮观场面。
仔细巡视了一圈,没发现有官吏贪污克扣赈灾粮草来给自己制造祭剑机会,也享受够了饥民百姓的歌功颂德,张大少爷终于打马回到监赈官员聚集的芦?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